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测资料 > 地理常识 >行测常识:地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867期)

行测常识:地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867期)

发布:老吴公考 时间:2023-06-15

加督学老师微信,免费领取教师考试资料,免费进群刷题!

考试公告: 国考 | 山西 | 山东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 | 行测真题 | 面试真题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1.(单选题)关于我国地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和庐山被称为“五岳”

B.南海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

C.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D.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答案】B

【解析】A项: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庐山不在此列。A项说法错误。

B项:南海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B项说法正确。

C项: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而不是西藏。C项说法错误。

D项: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而不是华北平原。D项说法错误。

综上,本题答案选B。

2.(多选题)对自然地理中“东亚”和“亚太”概念范围的认定正确的是:

A.“东亚”包括“东亚”和“东南亚”

B.“东亚”包括中国、日本、蒙古和朝鲜半岛

C.“亚太”包括亚洲、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

D.“亚太”包括亚洲东部沿太平洋的国家及地区、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和澳洲

【答案】BD

【解析】AB项:“东亚”是亚洲东部的简称。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东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共五个国家。从经济概念上讲,“东亚”包含“东亚”和“东南亚”。但是本题明确要求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界定“东亚”的范围,所以A项错误,选项B正确。

CD项: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亚太”包括亚洲东部沿太平洋的国家及地区、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和澳洲。从经济概念上讲,“亚太”包括亚洲、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澳洲以及南太平洋岛国。但是本题明确要求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界定“亚太”的范围,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选BD。

3.(单选题)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

A.乌蒙山—长江

B.祁连山—黄河

C.伏牛山—淮河

D.秦岭—淮河

【答案】D

【解析】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本题答案选D。

【背景扩充】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气温:① 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②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分界线。

2、降水:①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②湿润区(南)与半湿润区(北)分界线(之一)。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分界线。

4、河流: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以北反之。

5、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分界线。

6、种植业:①旱地农业(北)与水田农业(南)分界线(大致)②农作物一年两熟(南)与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线。

7、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8、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北)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分界线。

4.(单选题)我国水能资源分布不均,水能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中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答案】C

【解析】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在西部和中南部,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67.8%。占全国10%以上比重的省份有四川(26.8%)、云南(20.9%)和西藏(17.2%),其次为湖北、青海、贵州、广西,各在3%~8%之间。本题答案选C。

【背景扩充】

1.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我国西南地区,贵州、西藏、云南、四川等省区多大江大河,且地势高低起伏变化较大,水流湍急。

2.东南沿海虽然降水量丰富,但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小。

5.(单选题)关于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国,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硝石:加拿大

B.磷矿:摩洛哥

C.铜矿:智利、秘鲁

D.金矿:南非

【答案】A

【解析】A项错误。硝石的主产国是智利与墨西哥,而不是加拿大。智利被称为“硝石之邦”,硝石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B项正确。摩洛哥的磷矿储量占世界的70%以上,被称为“磷矿王国”。

C项正确。世界铜矿储量较多的国家是智利和秘鲁,智利有世界著名的铜矿山带。

D项正确。南非的黄金储量和铂族金属储量居世界前列,金矿资源极为丰富。

本题答案选A。

猜您喜欢:

地理常识相关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20-2021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晋ICP备1901310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