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测资料 > 管理常识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86期)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86期)

发布:老吴公考 时间:2023-03-26

加督学老师微信,免费领取教师考试资料,免费进群刷题!

考试公告: 国考 | 山西 | 山东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 | 行测真题 | 面试真题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1.(单选题)集体决策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但要想真正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必须强化对它的监管和建设。目前,集体决策在实行过程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失误决策的出台。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凌驾于集体之上,实行一言堂;二是在地方集体决策过程中,一些干部出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往往附和了事或干脆不发一言,敷衍塞责。这两种情况都直接导致了同一个后果,那就是集体研究有名无实。这些情况实质上是: 

A.缺少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方法

B.与集体决策在客观上形成责任分散有关

C.集体决策这一科学工作方法被一些人歪曲了

D.滥用职权的“集体决策”成了某些领导干部的“免责牌”

【答案】B

【解析】1、题干中“这些情况的实质”中的“这些情况”指的是:①有的领导干部凌驾于集体之上;②一些干部敷衍塞责。本题其实想让考生分析上述这两种情况背后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考生需要知道的是:集体决策就意味着集体担责。理解了这一点,考生就容易理解和分析题干中所提到的两种情况了。对①的领导干部来讲,他们之所以凌驾于集体之上,以集体决策的名义实行一言堂,就是因为这种决策一旦出现问题,整个领导班子都要承担责任,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担责。对于②的干部来讲,之所以敷衍塞责,也是因为一旦集体决策出了问题,则决策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来承担责任,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

3、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可以知道,题干中所述两种情况背后的实质问题是:集体决策在客观上会形成责任分散的问题。本题答案选B。

【背景扩充】

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无论是一言堂还是敷衍塞责都是责任感弱化的表现。

2.(单选题)关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三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B.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反比

C.组织规模既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

D.管理层次既定,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成反比

【答案】A

【解析】1.管理幅度是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数。

2.管理层次是组织的最高主管到作业人员之间所设置的管理职位层级数。

3.组织规模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员数量以及这些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A项正确、B项错误:当组织规模相当有限时,一个管理者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位作业人员的活动,这时组织就只存在一个管理层次。而当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量超出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时,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人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这使管理层次增加到两个层次。随着组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受托者又不得不进而委托其他的人来分担自己的工作,依此类推,而形成了组织的等级制或层次性管理结构。

C项错误: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就越多。

D项错误:管理层次既定,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无关。与管理层次相关。

本题答案选A。

3.(单选题)以下公文用语不含歧义的一项是:

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B.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

C.本项目有三个工作人员,分别到广州、上海、南宁调研

D.贵单位接到通知后,请迅即办理。

【答案】D

【解析】A项:三座教学楼合计一千平方米?还是每座教学楼一千平方米?存在歧义。

B项:四个课题组?还是四个成员?存在歧义。

C项:每人分别到一个城市调研?还是三人一起到三个城市调研?存在歧义。

D项:没有歧义。

本题答案选D。

4.(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某市人民政府作出有关规范该市食品产业生产秩序的决定,这一行为属于:

A.行政立法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行政许可行为

【答案】AB

【解析】“某市人民政府作出有关规范该市食品产业生产秩序的决定”属于行政立法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本题答案为AB。

行政立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带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发布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它包括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制定发布针对不特定对象、具有反复适用性和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政行为。

【背景知识】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1)行政处罚。(2)行政检查。(3)行政许可。(4)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许可行为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5.(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公共政策的效果是指政策执行后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评估公共政策时,必须分析不同层面的政策效果。

一般而言,政策效果主要包括:

A.直接效果

B.附带效果

C.意外效果

D.表面效果

【答案】AB

【解析】公共政策的效果包括以下类型:1、直接效果:指公共政策的实施对所要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及目标群体所产生的作用。2、附带效果: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并非作用对象的个人、团体或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超乎公共政策制定者原来的目标和期望,成为该项公共政策的副产品。这类影响是公共政策的附带效果。3、潜在效果:有些公共政策的效果和成本在短期内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有可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表现出来的效果。4、象征性效果:有些公共政策的内容是象征性的,它产生的有形效果可能十分微弱,其初始用意也不过是让目标群体以为他们关心的问题已经得到完美解决或者正在得到解决之中,从而减轻对政府的压力或者激发某种精神。

AB项属于公共政策的效果,本题答案为AB。

猜您喜欢:

管理常识相关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20-2021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晋ICP备1901310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