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33期)
1.(单选题)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这一管理环节是:
A.协调
B.组织
C.控制
D.领导
【答案】C
【解析】A项:“协调”职能是指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B项:“组织”职能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
C项:“控制”职能是指对组织活动的动态监测与调节,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它可以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
D项:“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在行政管理学中,对行政管理的内容有PDCA四要素循环说和POSDCORB七要素说。在这两种说法中,都提到同一个要素“P”,说明了这个要素的重要性,这个“P”是指:
A.程序
B.计划
C.推动力
D.项目
【答案】B
【解析】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P指计划,本题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行政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在时间上的跨度,包括行政行为方式、步骤、次序、时限等。其中不可分割的内容是:
A.行政程序
B.行政诉讼
C.行政复议
D.行政处罚
【答案】A
【解析】A项: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和顺序的总和,不可分割。
B项: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C项: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
D项: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条件下,针对一定的对象,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称为:
A.公共诉求
B.公共利益
C.公共权力
D.公共政策
【答案】D
【解析】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条件下,针对一定的对象,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为公共政策。本题正确答案为D。
【背景知识】
公共利益则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或者说,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
公共权力本是公民的共同权力,为全体公民共同所有。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共权力的行使不可能由全体公民来共同行使,而只能由其代表(或委托人)来行使。在中国,公共权力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形式,赋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的。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政府设立的非紧急救助服务,前身是1987年设立的“市长电话”。通过接听市民来电,解答公众咨询,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受理市民提出的诉求、问题、建议等,通过交办妥善解决市民遇到的非紧急类问题。
北京市提出“接诉即办”,即提高对“诉”的重视,加强“办”的力度。2019年1月1日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始将街道(乡镇)管辖权属清晰的群众诉求,直接派给街乡镇。街乡镇迅速回应“接诉即办”,区政府同时接到派单,负责督办。一般性问题7天反馈办理结果。
“接诉即办”推行以来收到很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截至6月底,12345共受理群众来电241万件,向街乡镇派单41万多件,一批市民集中关心、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机制的推动下,基层探索出24小时值班、群众诉求首接责任、“四微”工作法、新媒体派单、未诉先办等颇具实效的机制。
5.(单选题)北京市已探索出一套保障和提升“接诉即办”效率的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群众诉求,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加大“点穴”式督办力度,并将相关考核数据分别纳入各部门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和政府年度绩效考评。这一做法意在:
①推动各部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保障“接诉即办”的效果
②指导各部门把量化指标作为唯一依据开展各项工作
③进一步创新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强化政府在“接诉即办”效果评估中的主导地位
④通过排名传导压力,形成各部门努力解决问题的态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提到,“接诉即办”,即提高对“诉”的重视,加强“办”的力度。保障和提升“接诉即办”效率的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群众诉求,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加大“点穴”式督办力度,并将相关考核数据分别纳入各部门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和政府年度绩效考评。这样做可以有效提升“接速即办”的效果,提高办事效率,转变政府工作作风。重点是为群众解决了现实问题,最终形成自上而下努力解决问题的态势。①④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把量化指标作为唯一依据开展各项工作不利于各部门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可能会导致各部门陷入数据竞争而忽略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③说法错误,在效果评估方面,应该充分了解群众的满意度和反馈,才能确保考核数据的准确性。
本题答案为D。
猜您喜欢: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04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15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13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0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7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50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5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4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15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5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21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2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50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03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7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75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64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5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61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