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62期)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2月,针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跑断腿”“磨破嘴”的现实问题,Z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倡导提出,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优化服务,积极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2017年2月,Z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协调小组组长。随即,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思路、时间表和任务书。“四张清单一张网”即“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及“政务服务网”。
“最多跑一次”即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的全过程一次上门或零上门。Z省的这项改革首先围绕省市县行政服务中心这个群众与企业找政府办事的主要场所展开,具体操作上分为“一窗受理”和“集成服务”两部分。“一窗受理”即在行政服务中心分领域设置若干综合窗口,群众办事无需再到多部门或多窗口分头跑,只需将材料提交到一个综合窗口,由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全流程协调,按责转办。“集成服务”则指各部门协同作战,开展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等。
在最早开展试点的该省Q市,自2016年9月起,原来去7个部门、跑10趟,至少需要5天才能办好的公积金业务,只要材料齐全可在一个窗口,一次办结;过去需要跑6个部门、办理4种证件,至少需要6个工作日才能申请设立开办企业的流程,精简至只需到市场监管局填写申请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资料,即可当天办结。
政府服务民众友好型前台界面的提升,依靠的是后台政府内部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力量整合的强大支撑。“一窗”的背后是“一网”。Z省基于政务服务网推进流程再造,积极扩大政务电子化、互联网化应用,2017年以来已连续出台《Z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省级公共数据共享清单》,从法律层面规定电子证明文件与纸质文件具有同等效力。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省各级各部门为公民办理相关社会事务开具的各类证明事项已从135项减少到97项,需要群众和企业提供的证明事项从860项减少到359项。省市县可网上申请办理事项的开通率,分别达到79.9%、61.5%和55.9%。
1.(不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行政权力清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对政府部门必须承担哪些责任、必须做哪些事情进行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边界进行规范
B.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C.把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掌握的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梳理,并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D.把专项基金的主管部门、专项名称和预算金额等进行详细列举
【答案】C
【解析】A项:A项表述说的不是“行政权力清单”,而是“责任清单”的概念,在责任清单中,明确了政府部门必须承担哪些责任、必须做哪些事情,每个部门的“职责边界”被明确。A项错误。
B项: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属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属于“行政权力清单”。B项错误。
C项:“行政权力清单”的工作目标是将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行使的各项行政职权及其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对应的责任等,以清单形式明确列示出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把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掌握的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梳理,并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是“行政权力清单”的内容。C项正确。
D项:把专项基金的主管部门、专项名称和预算金额等进行详细列举属于“财政专项资金清单管理”, 不属于“行政权力清单”。D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C。
2.(单选题)行政控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A.实行有效监控
B.确立控制标准
C.采取校正措施
D.衡量工作绩效
【答案】B
【解析】A项:实行有效监控是指管理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针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控制,包括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事后监控等。“实行有效监控”并不是行政控制活动的起始环节,因为“实行有效监控”的前提是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否则监控便没有依据,也失去了意义。
B项:控制标准是指计量实际或预期工作成果的尺度,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是控制工作的依据和基础。确定控制标准是控制过程的第一步,要控制就要有标准,离开可比较的标准,就无法实施控制。
C项:采取校正措施是指根据测量的结果,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步骤,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是控制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控制工作是否有效的表现。
D项:衡量工作绩效是指按照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检查执行情况是否与确定的标准相一致,找出执行中出现的偏差。
本题答案选B。
3.(单选题)社会学实践表明,两个人以团队的方式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其工作绩效明显优于两个人单干时的总和。团队精神的核心是:
A.协同合作
B.奉献精神
C.目标一致
D.团结一致
【答案】A
【解析】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本题答案为A。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流动人口导入区,某市面临常住人口不断增多,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因而决定在未来三年内新建一座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经过全面考察,初步设计了A、B、C3个选址方案,A方案的优点是远离居民住宅区,但位于上风口。B方案的优点是位于下风口,但距离居民住宅区较近,C方案的优点是远离居民住宅区,但距离城市供水水源地较近。为了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该市决定将三个选址方案交由全市人民表决,表决的基本规则是每一位常住市民对三个方案分别打分,分值从一到三。即被投票列为第一位的方案得到三分,列第二位的方案得到两分,被投票者列为最后一位的方案得一分。把所有投票者对每个方案的分数分别加起来得最高分的方案为优胜方案。
4.(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结合该案例,公共决策体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
A.决策权力
B.决策程序与规则
C.决策方式
D.决策对象
【答案】ABC
【解析】公共决策体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决策权力,决策的程序、规则和决策方式。本题答案为ABC。
5.(单选题)行政协调对于行政管理有序化以及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下列对行政协调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
A.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
B.行政协调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
C.行政协调关键在于政府与公众间的平衡
D.行政协调与行政公关在原则与方法上有融和交叉之处
【答案】C
【解析】C项说法错误,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不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平衡。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本题答案为C。
猜您喜欢: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2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121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81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64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130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7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7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8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42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8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4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03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2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5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7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95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32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0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1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