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13期)
1.(多选题)根据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A.政府责任范围的调整
B.政府责任重点的转移
C.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D.政府机构的改革
【答案】ABC
【解析】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物负有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对党政机关的管理体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这些机构人员的组合方式、运行机制所作的较大调整和变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同。
本题答案选ABC。
2.(单选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答案】A
【解析】A项中,直线制是一种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厂部不另设职能机构(可设职能人员协助主管人工作),一切管理职能基本上都由行政主管自己执行。A项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组织形式。
B项中,职能制组织结构,是各级行政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构。如在厂长下面设立职能机构和人员,协助厂长从事职能管理工作。这种结构要求行政主管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相关的职能机构,各职能机构就有权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向下级行政单位发号施令。因此,下级行政负责人除了接受上级行政主管人指挥外,还必须接受上级各职能机构的领导。
C项中,直线-职能制,也叫生产区域制,或直线参谋制。它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吸取这两种形式的优点而建立起来的。目前,我们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
D项中,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故有“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它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也引进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
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为了加快文件的传递,可以:
A.直接行文
B.越级行文
C.逐级行文
D.多级行文
【答案】D
【解析】A项:直接行文是发文机关直接向需要承办或执行公文中有关公务的受文机关行文,是常见、最基本的行文方式。
B项:越级行文是仅限于上行文,即下级宣传机关越过直接上级向更高一级机关直至中央机关的行文。一般行文均应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越级行文。所谓特殊情况指:①多次请示直接上级而得不到解决,下级机关又认为非解决不可的事项;②回复更高一级上级机关的询问或汇报更高一级上级机关直接交办的事项;③情况非常紧急,按正常逐级行文方式就会贻误时机造成重大事故或更大损失;④控告、揭发直接上级。除第④种情况外,在越级行文的同时要把文件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C项:逐级行文。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按级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即只对直属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如果需要,再由上一级或下一级机关转发。
D项:多级行文是指将公文同时发送给上几级或下几级机关,甚至直达基层与人民群众直接见面。此种方式多用于为加快文件的传递的上行文或部分不容许作任何变通和发挥的下行文。
为了加快文件的传递,可以多级行文。本题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首要的、核心的问题,是公共行政职能的:
A.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B.科学定位和主体界定
C.主体界定和机构设置
D.科学定位和合理配置
【答案】C
【解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首要的、核心的问题是公共行政职能的主体界定和机构设置。本题答案为C。
【背景知识】
公共行政职能是指具有公共行政权的国家机关和社会公共组织在依法对国家及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和服务时所负有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政府设立的非紧急救助服务,前身是1987年设立的“市长电话”。通过接听市民来电,解答公众咨询,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受理市民提出的诉求、问题、建议等,通过交办妥善解决市民遇到的非紧急类问题。
北京市提出“接诉即办”,即提高对“诉”的重视,加强“办”的力度。2019年1月1日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始将街道(乡镇)管辖权属清晰的群众诉求,直接派给街乡镇。街乡镇迅速回应“接诉即办”,区政府同时接到派单,负责督办。一般性问题7天反馈办理结果。
“接诉即办”推行以来收到很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截至6月底,12345共受理群众来电241万件,向街乡镇派单41万多件,一批市民集中关心、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机制的推动下,基层探索出24小时值班、群众诉求首接责任、“四微”工作法、新媒体派单、未诉先办等颇具实效的机制。
5.(单选题)为积极响应市民诉求,做到“闻风而动、接诉即办”,A镇实行闭环管理,全程督办。近日,市民安女士反映社区附近垃圾站散发臭味的问题,A镇政府在签收工单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中不符合工作流程要求的是:
A.直接将安女士反映的问题派单至A镇所在区的城市管理委员会
B.联系镇环卫部门具体承办,安女士所在社区全程盯办,并及时和安女士沟通
C.在整件事情解决的过程中,镇纪委牵头,区监察专员参与,对履职情况和办理实效等进行全程监督
D.在工单办结后及时回访安女士,确认办理结果
【答案】C
【解析】A项符合流程。根据材料,“根据职能职责、问题归属准确判断具体承办单位”,安女士反映的问题(社区附近垃圾站散发臭味)管辖权属清晰,直接派单至A镇所在区的城市管理委员会符合工作流程要求。
B项符合流程。题干中,安女士反映的垃圾站的问题应当由对口的镇环卫部门负责承办;安女士所在的社区为相关方,应当全程盯办,并及时和安女士沟通。
C项不符合流程。根据材料,“及时报党政一把手签阅”,A镇政府回应“接诉即办”后,区政府同时接到派单并负责督办。因此,在整件事情解决的过程中,应当由区政府的纪委监察委牵头,对履职情况和办理实效进行全程监督。
D项符合流程。根据材料,有“回访市民”这一流程。工单办结后应当对反映问题的市民进行回访,确认办理结果。
本题(不符合流程的)答案为C。
猜您喜欢: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4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1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00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14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1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6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4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9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90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8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94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0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144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12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5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6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32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0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4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