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44期)
1.(多选题)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经营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在高度竞争得条件下赢得主动非常重要,下列属于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是:
A.具体性
B.长远性
C.相对稳定性
D.全局性
【答案】BCD
【解析】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经营战略是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的过程所进行的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有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和相对稳定性。本题答案选BCD。
【背景扩充】
全局性: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所规定的是企业的总体行动,它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虽然它必然包括企业的局部活动,但是,这些局部活动是作为总体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战略中出现的。这样也就使经营战略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长远性:企业的经营战略,既是企业谋取长远发展要求的反映,又是企业对未来较长时期(五年以上)内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通盘筹划。虽然它的制定要以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当前情况为出发点,并且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限制作用,但是,这一切也都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是长远发展的起步。凡是为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所确定的长期基本不变的行动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都是战略。而那种针对当前形势灵活地适应短期变化,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都是战术。
抗争性:企业经营战略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行动方案,同时也是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那些不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等为目的的行动方案不同。只有当这些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经营战略的内容。应当明确,市场如战场,现代的市场总是与激烈的竞争密切相关的。经营战略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就是为了取得优势地位,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纲领性:企业战略规定的是,企业总体的长远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前进道路,以及所采取的基本行动方针、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骤,这些都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规定,具有行动纲领的意义。它必须通过展开、分解和落实等过程,才能变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相对稳定性:由于经营战略规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具有长远性,只要战略实施的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即使有些变化,也是预料之中的,那么企业经营战略中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应该朝令夕改。但在处理具体问题、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也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
2.(单选题)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行政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为:
A.一致
B.正比
C.反比
D.没有关系
【答案】C
【解析】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本题答案选C。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6月,某市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市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并由市政府授权市水利局全权负责抢险救灾实施工作。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市水利局局长黄某勇于担当,积极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抢险救灾。黄某多次到相关街道进行宣传教育、沟通协调,保证了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满地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2018年水利局绩效考核中,群众满意度位居前列。
3.(单选题)在全部行政管理实践工作中,最实际、最经常、最具体的活动是:
A.行政实施
B.行政控制
C.行政协调
D.行政计划
【答案】A
【解析】A项:行政实施指行政组织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行政决策的过程。行政实施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全部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最实际、最经常、最具体的活动就是行政实施。故正确答案为A。
B项: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以行动计划为标准衡量实际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偏差,以确保决策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C项:行政协调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D项:行政计划指行政机关为达成特定的行政目的,为履行行政职能就所面临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对有关方法、步骤或措施等所做的设计与规划。
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行政控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A.实行有效监控
B.确立控制标准
C.采取校正措施
D.衡量工作绩效
【答案】B
【解析】A项:实行有效监控是指管理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针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控制,包括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事后监控等。“实行有效监控”并不是行政控制活动的起始环节,因为“实行有效监控”的前提是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否则监控便没有依据,也失去了意义。
B项:控制标准是指计量实际或预期工作成果的尺度,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是控制工作的依据和基础。确定控制标准是控制过程的第一步,要控制就要有标准,离开可比较的标准,就无法实施控制。
C项:采取校正措施是指根据测量的结果,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步骤,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是控制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控制工作是否有效的表现。
D项:衡量工作绩效是指按照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检查执行情况是否与确定的标准相一致,找出执行中出现的偏差。
本题答案选B。
5.(单选题)行政执法与行政权不可分离,这是由行政权的特点决定的。下列不属于行政执法特点的是:
A.自由裁量
B.不可放弃
C.不告不理
D.主体特定
【答案】C
【解析】行政执法是指建立在近代国家权利的立法、执法、司法三分立的基础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具有以下特征:执法主体的法定性和国家代表性(即主体特定)、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即不可放弃)、执法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性(即自由裁量)。ABD项属于行政执法的特点。
C项中,不告不理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原则,不是行政执法的特点。本题答案为C。
猜您喜欢: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00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3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4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65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24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5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82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9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32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84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856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27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45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5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8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64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05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570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789期)
- [管理常识]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1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