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测资料 > 管理常识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67期)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67期)

发布:老吴公考 时间:2022-05-11

加督学老师微信,免费领取教师考试资料,免费进群刷题!

考试公告: 国考 | 山西 | 山东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 | 行测真题 | 面试真题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1.(单选题)法国总统戴高乐有一个座右铭:“保持必定的距离!”这也深入地影响了他和智囊、参谋们的关联。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家参谋部等顾问和军师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首领,他不允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戴高乐这种用人智慧是成功地运用了:

A.木桶理论

B.青蛙现象

C.刺猬法则

D.鲶鱼效应

【答案】C

【解析】A项:木桶定律(木桶理论)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B项:青蛙效应(frog effect)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C项: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D项:鲶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题干中提到:“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首领,他不允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保持必定的距离!”运用的是刺猬法则。

本题答案选D。

2.(单选题)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是:

A.社会环境的变迁

B.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C.技术手段的创新

D.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本题答案为B。

【背景知识】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物负有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社会环境变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

3.(单选题)激励措施属于: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答案】C

【解析】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组织结构中各个职位配备合适的人员。包括:公务员的选拔、聘任、考评、培训,近年来将人员配备职能扩展为选人、用人、评人、育人、留人等;激励和引导组积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贡献。激励措施属于领导职能,本题答案为C。

【背景知识】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预测未来、确定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方针的过程,它涉及到原因与目的、活动与内容、人员安排、时间安排、空间安排以及手段与方法的选择等问题。

组织职能是指所确定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

控制职能是管理者要对组织的运行状况加以监督,通过控制可发现当初的计划与实际的偏差,采取有利的行动纠正偏差,保证计划的实行,确保原来的目标得以实现。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流动人口导入区,某市面临常住人口不断增多,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因而决定在未来三年内新建一座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经过全面考察,初步设计了A、B、C3个选址方案,A方案的优点是远离居民住宅区,但位于上风口。B方案的优点是位于下风口,但距离居民住宅区较近,C方案的优点是远离居民住宅区,但距离城市供水水源地较近。为了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该市决定将三个选址方案交由全市人民表决,表决的基本规则是每一位常住市民对三个方案分别打分,分值从一到三。即被投票列为第一位的方案得到三分,列第二位的方案得到两分,被投票者列为最后一位的方案得一分。把所有投票者对每个方案的分数分别加起来得最高分的方案为优胜方案。

4.(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有助于方案优化的有:

A.由于公众意见非常分散,因而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主导决策结果

B.由于B方案距离居民区较近,因而应该适当加大这一部分居民的投票权重

C.由于垃圾处理场的选址具有专业性,因而应该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

D.由于垃圾处理场的选址具有法定性,因而应该先排除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方案

【答案】CD

【解析】A项“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决策结果”不利于方案的优化。应广泛收集民意。

B项,“加大某一部分居民投投票权重”会影响方案的优化,这部分居民会因为邻避效应而投反对票,这样影响投票的最终结果。

C项、D项有助于方案的优化。本题答案为CD。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政府设立的非紧急救助服务,前身是1987年设立的“市长电话”。通过接听市民来电,解答公众咨询,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受理市民提出的诉求、问题、建议等,通过交办妥善解决市民遇到的非紧急类问题。

北京市提出“接诉即办”,即提高对“诉”的重视,加强“办”的力度。2019年1月1日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始将街道(乡镇)管辖权属清晰的群众诉求,直接派给街乡镇。街乡镇迅速回应“接诉即办”,区政府同时接到派单,负责督办。一般性问题7天反馈办理结果。

“接诉即办”推行以来收到很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截至6月底,12345共受理群众来电241万件,向街乡镇派单41万多件,一批市民集中关心、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机制的推动下,基层探索出24小时值班、群众诉求首接责任、“四微”工作法、新媒体派单、未诉先办等颇具实效的机制。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467期)(图1)

5.(单选题)2019年1月1日以来,12345受理市民来电数百万件。根据12345群众来电诉求的“大数据”,北京市加强规律性研究,梳理形成违法建设、物业管理、群租房等11项专项整治问题清单,由市领导分工负责推动解决。

下列对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开展大数据分析和规律性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推动“接诉即办”从“有一办一”“举一反三”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深化

B.大大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靶向性

C.推动工作模式转变,从一类诉求打包办,到一个诉求一个诉求精细办

D.引导各区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有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

【答案】C

【解析】开展大数据分析和规律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群众问题,ABD项均体现在更好的解决问题上,而分析和研究数据与工作模式转变没有必然联系。C项说法错误,其他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C。

猜您喜欢:

管理常识相关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20-2021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晋ICP备1901310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