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测资料 > 管理常识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61期)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361期)

发布:老吴公考 时间:2022-01-25

加督学老师微信,免费领取教师考试资料,免费进群刷题!

考试公告: 国考 | 山西 | 山东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 | 行测真题 | 面试真题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1.(单选题)“物质奖励+纪律惩罚”所依据的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什么假定?

A.“机械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复杂人”

【答案】B

【解析】A项:“机械人”假设认为,人是进行生产作业的机械工具,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令、进行作业,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一个管理者认可和执行“机械人”假设理论,那么下属便只会得到“纪律惩罚”,而不会得到“物质奖励”。A项错误。

B项:“经济人”假设认为,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唯一的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物质奖励+纪律惩罚”就是一种通过经济报酬的增加或减少来激励生产、避免损失的一种管理手段。B项正确。

C项:“社会人”假设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如果一个管理者认可和执行“社会人”假设理论,那么他(她)会更加关注下属对团队的归属感,而不是强调物质奖励+纪律惩罚。C项错误。

D项:“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在能力和需求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表现。每个人的需要及需要的层次都不尽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人的需要和潜力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一个管理者认可和执行“复杂人”假设理论,那么他(她)会根据每个下属的不同需求,来激励他们做好工作。排除D项。

综上,本题答案选B。

2.(单选题)某市120余个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其中7个官方微博粉丝已超过10万。该市的做法:

A.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

B.转变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权

C.有利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扩大政府的职能范围

D.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的服务,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政务微博可以促进政务公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社会的民主化,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我国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下列属于实行扁平化管理的改革措施是:

A.大部制改革

B.综合执法改革

C.垂直化管理改革

D.省直管县改革

【答案】D

【解析】扁平化管理:又称“扁平式管理”,是指管理层级的减少和效率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呈现层级较多,效率相对较低的金字塔结构。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扁平式管理的的好处是:①减少管理层级;②上级层级能映射更大面积的下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③特殊的下级职能会被越级关注(直管模式或说网络结构)。

A项:大部制改革即为大部门体制改革,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大部制改革的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可见,大部制改革并不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不属于扁平化管理。A项错误,排除。

B项:综合执法改革是指为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扰民、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提升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合理确定综合执法范围,整合相近职能,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整合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保留必要的专业技术性强的执法队伍。可见,综合执法改革并不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不属于扁平化管理。B项错误,排除。

C项: “垂直”管理是我国政府管理中的一大特色,我国比较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履行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部门,如海关、工商、税务、烟草、交通、盐业的中央或者省级以下机关多数实行垂直管理。垂直化管理改革也不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不属于扁平化管理。C项错误,排除。

D项:“省管县”体制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 “省管县”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市管理的所有方面。省直管县改革减少了中间的管理层级,上级层级能直接映射下级层级,属于扁平化的管理改革模式。可见,省直管县改革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属于扁平化管理。D项正确,当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公众意愿的改变,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性约束的能力是______。

A.组织控制能力

B.行政管理能力

C.社会服务能力

D.公共政策能力

【答案】A

【解析】组织控制能力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公众意愿的改变,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性约束的能力。本题答案为A。

【背景知识】

行政管理能力是指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行为使既定的公共政策成为社会公众遵从的行为准则,进而实现既定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

公共政策能力是指一个政府正确地制定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绩效在中国古代政府管理中早有应用。从《尚书》的“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到周朝《地官》中的相关规定。堂南汉已形成较完整的绩效制度。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在向皇帝提交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第一条为“明黜陟”,即废除“磨勘制”,恢复宋朝的考绩制。宋朝在救灾上有不成文规定,主办官员若能用好政府拨款,且无贪贿和灾民暴乱,则为“有功”;若不动用国库,而是运用地方资源救灾,则为“有绩效”。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对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大改革,影响深远。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该怎么做,事关改革成败。“全面”是相对于局部、片面或举例说明而言的,按此理解,全面绩效管理是全覆盖公共部门、公共资金的管理。绩效管理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其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采用“有效公共服务+预算”的双要素管理。通过绩效指标、绩效目标,将公共部门职能转化为责任,以绩效评价来监察结果,从而将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纳入该体系,是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抓手”。它按不同对象设计管理环节,如对部门采用绩效目标、绩效预算、绩效拨款、绩效评价等环节管理,从而区别于传统管理。

绩效管理属于科学管理,科学性是其基本属性,主要通过制度建设、绩效指标和日常管理体现。绩效指标应按部门职能、预算项目目标设计,遵循量化规则,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则应符合公共管理规律和流程化、环节化管理要求,如对预算项目采用前期、中期、后期评价模式,对部门管理采用绩效目标、绩效预算、绩效拨款、绩效评价环节模式。绩效指标应指向结果,绩效评价是对结果而非管理过程的评价。绩效管理过程各项评价结果应按法律、《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公开。

5.(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下列对于政府全面绩效管理的“全面”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从中央到村委会六级政府全覆盖

B.前期、中期和后期评价等过程全覆盖

C.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全覆盖

D.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覆盖

【答案】BD

【解析】A项:材料中提到“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即政府全覆盖,包括中央到乡镇五级政府。根据《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A项理解错误。

B项:材料中提到“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则应符合公共管理规律和流程化、环节化管理要求,如对预算项目采用前期、中期、后期评价模式”,说明绩效管理将覆盖预算资金运动各环节,实现前期、中期和后期评价等全过程管理。B项理解正确。

C项:材料中提到“全面绩效管理是全覆盖公共部门、公共资金的管理”,其中的公共部门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不属于公共部门的范畴。C项理解错误。

D项:材料中提到“采用‘有效公共服务+预算’的双要素管理”,即预算全覆盖,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D项理解正确。

本题(理解正确的)答案为BD。

猜您喜欢:

管理常识相关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20-2021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晋ICP备1901310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