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测资料 > 管理常识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76期)

行测常识:管理常识真题、答案和解析(第276期)

发布:老吴公考 时间:2021-10-18

加督学老师微信,免费领取教师考试资料,免费进群刷题!

考试公告: 国考 | 山西 | 山东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 | 行测真题 | 面试真题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1.(单选题)公共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关于公共政策合法化,下列表述有误的是________。

A.政策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

B.政策合法化是各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所实施的活动

C.政策合法化是主体依照法定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过程

D.有合法化过程的政策主要是中央政策和法律

【答案】D

【解析】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具体内涵和外延是:

1、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法律和其他形式的政策,都有合法化的过程。【选项D与此项不符】

2、政策的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选项A正确】

3、政策合法化是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所实施的活动【选项B正确】,不具有法定的公共政策制定权利或超越法定权限,都不能使政策合法化;

4、政策合法化是主体依照法定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过程。【选项C正确】

本题答案选D。

2.(单选题)行政控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A.实行有效监控

B.确立控制标准

C.采取校正措施

D.衡量工作绩效

【答案】B

【解析】A项:实行有效监控是指管理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针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控制,包括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事后监控等。“实行有效监控”并不是行政控制活动的起始环节,因为“实行有效监控”的前提是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否则监控便没有依据,也失去了意义。

B项:控制标准是指计量实际或预期工作成果的尺度,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是控制工作的依据和基础。确定控制标准是控制过程的第一步,要控制就要有标准,离开可比较的标准,就无法实施控制。

C项:采取校正措施是指根据测量的结果,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步骤,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是控制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控制工作是否有效的表现。

D项:衡量工作绩效是指按照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检查执行情况是否与确定的标准相一致,找出执行中出现的偏差。

本题答案选B。

3.(单选题)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是:

A.社会环境的变迁

B.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C.技术手段的创新

D.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本题答案为B。

【背景知识】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物负有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社会环境变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

4.(单选题)国家征收教育附加费的行为属于:

A.行政许可

B.行政征收

C.行政奖励

D.行政处罚

【答案】B

【解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国家征收教育附加费,是一种行政行为,且被征收人没有从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中获得报酬,符合行政征收的定义。故本题答案为B。

【背景知识】

行政许可指的是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者模范地遵纪守法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绩效在中国古代政府管理中早有应用。从《尚书》的“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到周朝《地官》中的相关规定。堂南汉已形成较完整的绩效制度。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在向皇帝提交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第一条为“明黜陟”,即废除“磨勘制”,恢复宋朝的考绩制。宋朝在救灾上有不成文规定,主办官员若能用好政府拨款,且无贪贿和灾民暴乱,则为“有功”;若不动用国库,而是运用地方资源救灾,则为“有绩效”。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对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大改革,影响深远。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该怎么做,事关改革成败。“全面”是相对于局部、片面或举例说明而言的,按此理解,全面绩效管理是全覆盖公共部门、公共资金的管理。绩效管理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其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采用“有效公共服务+预算”的双要素管理。通过绩效指标、绩效目标,将公共部门职能转化为责任,以绩效评价来监察结果,从而将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纳入该体系,是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抓手”。它按不同对象设计管理环节,如对部门采用绩效目标、绩效预算、绩效拨款、绩效评价等环节管理,从而区别于传统管理。

绩效管理属于科学管理,科学性是其基本属性,主要通过制度建设、绩效指标和日常管理体现。绩效指标应按部门职能、预算项目目标设计,遵循量化规则,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则应符合公共管理规律和流程化、环节化管理要求,如对预算项目采用前期、中期、后期评价模式,对部门管理采用绩效目标、绩效预算、绩效拨款、绩效评价环节模式。绩效指标应指向结果,绩效评价是对结果而非管理过程的评价。绩效管理过程各项评价结果应按法律、《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公开。

5.(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下列对于政府全面绩效管理的“全面”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从中央到村委会六级政府全覆盖

B.前期、中期和后期评价等过程全覆盖

C.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全覆盖

D.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覆盖

【答案】BD

【解析】A项:材料中提到“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即政府全覆盖,包括中央到乡镇五级政府。根据《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A项理解错误。

B项:材料中提到“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则应符合公共管理规律和流程化、环节化管理要求,如对预算项目采用前期、中期、后期评价模式”,说明绩效管理将覆盖预算资金运动各环节,实现前期、中期和后期评价等全过程管理。B项理解正确。

C项:材料中提到“全面绩效管理是全覆盖公共部门、公共资金的管理”,其中的公共部门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不属于公共部门的范畴。C项理解错误。

D项:材料中提到“采用‘有效公共服务+预算’的双要素管理”,即预算全覆盖,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D项理解正确。

本题(理解正确的)答案为BD。

猜您喜欢:

管理常识相关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20-2021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晋ICP备19013101号-3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