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百姓心”做“百姓官”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心为心,既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党的恒心。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心”做“百姓官”,不断厚植人民情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与民心相通,以百姓心为心,本质上是一种为国为党为民的“无我”之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将“人民”二字铭刻于心中、落实于行动。站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更应该以党心和民心立己心,以敢于斗争、接续奋斗、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带领人民群众“犇”赴新的征途、迎接新的任务、战胜新的挑战,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做好“百姓官”必须拜人民为师,与群众为友,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从日常“土言土语”中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反映的意见收集起来、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切实在基层一线获取“活知识”、学到“硬功夫”、掌握“真本领”。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服务真心换取群众的舒心,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的小学生和群众的勤务员。
然而,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弱化,忘却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那些时时“端架子”、事事“甩脸子”的党员干部,与人民渐行渐远,不仅是宗旨意识的弱化,更是党性意识的蜕化,不能继续担起“公仆”二字。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一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明哲保身、庸政懒政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同人民群众的期盼、新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但凡党员干部出现此种情况都应该及时“回炉”重造,补足精神上的“钙”。
民有所需,我必前行。党员干部要进“百家门”、行“万里路”、取“无字经”,以“无心”明我心,时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笃行“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绘就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
猜您喜欢: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法律不能对走路玩手机太客气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给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 [申论范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激活乡村振兴的“密码”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道德光芒温暖人心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在线新经济”大有可为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互联互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起点
- [申论范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干部提能“一子落”乡村振兴“全盘活”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 [申论范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专利:“利”与“力”(老吴公考原创)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莫畏创新难
- [申论范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百姓心”做“百姓官”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健康中国的源头活水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保护国粹要坚持自信开放包容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文化自信“三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