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健康中国的源头活水
鸿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导读:申论文章是很多考生在备战公务员申论考试时的一大难点。老吴公考申论研究与辅导专家建议大家可以先学习、背诵、模仿优秀的评论员文章,久而久之便能把储备的好词好句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写作中,写出属于自己的申论范文。今天,鸿知教育和大家分享的是《健康中国的源头活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姹紫嫣红开遍,春天的大自然总是令人向往。一段时间来,无论是在公众的网络社交圈中,还是在新闻发布会、媒体报道稿件中,春天都是高频词。疫情防控期间,久居家中自我隔离,许多人都产生了一种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冲动。春天带给人们的讯息,不仅是时间节令,更有胜利信心和健康希望。
不管是获取呼吸饮食,还是寄托平安祥和的希冀、实现美好生活的夙愿,大自然都是人的生存之本。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到“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人文理念,再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朴素自然观,泱泱5000年中华文明充盈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生命共同体”的高度,丰富了生态文明哲学观、认识论,为我们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自然保护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经济发展也不是掠夺自然的“竭泽而渔”,统筹好二者关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所在,也是实现民生改善、人民健康的重要内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社会发展的本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无论怎么定义美好生活,良好生态必然内涵其中。
好的自然环境无论对于疾病防控还是公众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正向作用。人们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充足的阳光,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无形屏障;科学的理念、自信的心态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战胜疫情的制胜法宝。“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唯有用心守护健康的自然,才能收获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健康馈赠。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无数案例都说明,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我们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算全局账,决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健康中国的持久动能,离不开健康自然的源头活水。保护环境、守护生态,我们每个人都要当好建设者,才能成为良好生态的受益者。推动形成全民关爱自然、关注健康的积极态势,我们必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愿景。
以上就是鸿知教育和大家分享的申论范文,希望对广大考生储备优质写作素材,早日写出申论范文有所帮助!
猜您喜欢: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道德光芒温暖人心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莫畏创新难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道德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法律不能对走路玩手机太客气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给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俯首甘为孺子牛
- [申论范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干部提能“一子落”乡村振兴“全盘活”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健康中国的源头活水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要同频共振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书写防沙治沙的绿色传奇
- [申论范文]公务员必看申论范文:党史学习教育需有“四度”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闻过则喜是一种境界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专利:“利”与“力”(老吴公考原创)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保护国粹要坚持自信开放包容
- [申论范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激活乡村振兴的“密码”
- [申论范文]申论范文:听从时代召唤 书写壮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