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面试资料 > 面试热点 >面试热点评论:地铁禁食载动公共文明入脑入心

面试热点评论:地铁禁食载动公共文明入脑入心

发布:老吴公考 时间:2020-04-09

加督学老师微信,免费领取教师考试资料,免费进群刷题!

考试公告: 国考 | 山西 | 山东 | 浙江 | 辽宁 | 江苏 | 河北 | 广东

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 | 行测真题 | 面试真题

免费刷题: 添加老吴教考王老师微信号(13234415932), 老吴教师考试公众号(lwgkjk)

鸿知教育导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广大考生阅读面试热点时评文章《地铁禁食载动公共文明入脑入心》!阅读本文对广大考生培养公务员面试答题能力,丰富广大考生面试答题素材有一定的帮助。

面试热点: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4月1日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和10类禁止性行为。

精彩评论:

《办法》设定7类约束性行为和10类禁止性行为,地铁进食、手机外放等将列入“黑名单”。这些规定,将对地铁不文明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并更好地优化地铁交通环境,提高乘车体验。

作为城市重要交通工具,地铁搭载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地铁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大量不文明行为的存在,正是这座城市疏于文明建设和管理、市民对公共规则缺乏基本敬畏的外显。外在形象的丑陋,必然映射内在素质的拙劣。经由地铁的高速传播,不文明行为必然产生破窗效应,这必须作为重点整治的内容。禁止地铁进食、手机外放等规定,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量。

地铁不是私人空间,在狭窄封闭的公共场合进食、手机外放等,不能简单视为个人自由。《办法》的出台,有助于明晰公共场合与私人空间的界限,公共规则与个人行为的界限,从而推动公共规则和公共文明在更广泛范围内落地生根。不文明行为往往只存在某些个体身上,但“一个霸座男,毁坏一座城”也绝非夸大其词。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建立,正是为了实现针对性的约束。

虽然个人文明素养与公共文明的无缝接轨,不是靠禁止性规定,而是靠内化的文明自觉,但搭载规则的地铁,其终点站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站”。地铁禁食,必然载动公共文明入脑入心。规矩挺在前,既对不文明行为形成了约束和震慑,也为文明劝导、信用惩戒提供了依据。让不文明行为有所顾忌,受到惩罚,最终得到遏止,也是公共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

不文明行为是一座城市的灰尘,在搭载规则的地铁上,它们必然被公共文明所融化和感化。由此,崇德向善、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现代城市,必然可期可待。

以上就是这篇时评的完整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gwykswang.com)希望这篇时评对考生把握面试热点问题,储备面试答题素材有所帮助。

猜您喜欢:

面试热点相关栏目
教师招聘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领资料
Copyright © 2020-2021 山西鸿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老吴公考山西总校:山西太原小店区坞城路52号学府壹号
晋ICP备1901310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