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评论:以法助力养成禁食“野味”文明自觉
鸿知教育导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广大考生阅读面试热点时评文章《以法助力养成禁食“野味”文明自觉》!阅读本文对广大考生培养公务员面试答题能力,丰富广大考生面试答题素材有一定的帮助。
面试热点:
2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表示,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需要一个过程。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通过一个专门决定,既十分必要又十分紧迫。
精彩评论:
据有关专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大概率与野生动物有关,因此,国家从立法层面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并堵住非法盗猎盗捕野生动物进入市场的漏洞,是切实确保全国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必然选择。
关于禁食“野味”,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就有专家呼吁全面禁食野生动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禁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依法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再次高涨。目前广东、福建、天津等省市均已出台相关条例,回应了民众的关切。
滥食“野味”陋习,源于观念落后。从大的方面讲,人们缺少“物我同舟,天人共泰”的自然伦理观念,导致行动上缺少对自然环境足够的尊重。自然生态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类仅仅是这个链条中高智慧物种的一节,如果高智慧物种缺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最终将毁掉自身。从消费观上看,受不良饮食文化观念影响,一些人对食用野生动物能滋补身体的说法深信不疑。事实上,早已证明野生动物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携带大量寄生虫甚至病毒,滥食野生动物的危险正在于此。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需要立法从源头治理。立法禁食野生动物,最终要落实到执法层面,因此必须搞清相关标准和责任。应该按照公共卫生标准和动物保护标准,对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范围,列出清单,并且在全国实行统一名录式管理,做到范围清晰、标准统一、公开透明。与此同时,还要把执法的职责落实到各个环节上。这些年来,食用野生动物之所以没有禁住,就在于隐藏着一条猎捕、运输、销售、加工的灰色产业链。因此,国家层面的立法,要本着从严从实的原则,厘清各环节的职责,对相关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职责和法律责任作出清晰界定。
立法禁食“野味”,必须做好宣传和教育等配套工作。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国人对病从口入、不食用野生动物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但整体风气的形成、文明习惯的养成还需要长期的努力。立法后,要对法律本身做好深入、全面的宣传,推动全体国人养成自觉禁食野生动物的习惯。同时,还要从珍惜自身生命健康的角度,大力倡导文明就餐,使拒食野味、健康饮食理念入心见行,助力人们更加自觉地养成文明的饮食消费习惯,让社会更加文明,让类似灾难不再重演。
以上就是这篇时评的完整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gwykswang.com)希望这篇时评对考生把握面试热点问题,储备面试答题素材有所帮助。
猜您喜欢: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用法维权更体面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地铁禁手机外放”是文明乘车之需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让农家书屋搭上“互联网+”快车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从“微信群主踢人第一案”,我们学到什么?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三成初一新生不会系鞋带 问题出在哪儿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在“礼遇”中放大好人效应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危难时刻见精神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健身广场舞 跳出健康舞出文明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给野蛮发展的民宿套上监管“紧箍咒”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猎狼小组”呵护女性权利与尊严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道德模范挺起新时代的精神脊梁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暑期“补”好传统文化课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药店不再卖保健食品,考验谁的时刻到了?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应急管理专业性要寓于平时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用好中医瑰宝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5A级景区”资质不是铁饭碗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中国童书“走出去”的启示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读懂1元钱赔偿里的善意
- [面试热点]面试热点评论:以法助力养成禁食“野味”文明自觉